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21中国国际光热大会上,对光热技术在中低温热利用领域的价值展开了广泛讨论,东西轴倾斜阵列线性聚光+水工质+固体储热技术体系以其打破原有电力行业痛点及较高的产业价值备受关注。
光热新赛道——供热和工业蒸汽市场
在双碳目标下,电力及供热领域、工业领域首当其冲,据统计该以上两个领域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80%,作为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也是减碳的主战场。而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将是提高发电产业中清洁能源占比的重点。
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有所不同,光热发电项目单体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门类多,对技术、投资、工程三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高,由此也对光热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整体看,当下光热发电成本偏高,各种光热技术路径成本下降的规律还在探索中,短期内尚难以转入规模化发展。
此外,鉴于光伏风电近年来发展很快,快速消耗了电网的稳定调节能力。随着不稳定电源的存量加大,电网对电源特性的敏感程度上升,光热发电的价值将日益凸显,有望和抽水蓄能、燃气轮机发电一样在调峰平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而在光热发电走出行业瓶颈的过程中,光热产业也可以兼顾中低参数热应用(供热、工业蒸汽),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政策环境变化适应力。
与创新型太阳能+体系完美兼容
太阳能热源的痛点问题主要有:1、气温越低,热量需求越大;2、供热可靠性要求高;3、用热需求多样化、非标准;4、用热需求不稳定;5、镜场占地综合利用;6、要求系统运维简单、成本低。此次大会推出的创新型东西轴倾斜阵列线性聚光+水工质+固体储热技术体系,可以很好地缓解或解决上述问题。此外,上述方案配合储热技术还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供热。
在国家大力倡导减碳的大趋势下,以热力为主要能耗的工业企业也将面临能源转型。在没有太阳能供热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烧电或烧天然气,如果当地有条件,或许还能选择生物质能。同时成本也超过烧煤方式。
目前青海在建的工业供热(水)项目所在地为2000kW.h/m2,采用了会上推出的东西轴倾斜阵列线性聚光方案,利用110万平方米盐碱土地建设约30万平米的镜场,同时也将利用水罐进行蓄热。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每年以40℃热水方式向工业用户供热合计150万GJ,全年(除去例行检修期外)24小时供应,相当于少用天然气4000万方,减少碳排放13万吨。而且其供热价格极低,约合45元/GJ,相当于1.5元/方的燃气和0.16元的电价。这也将成为光热项目的重点案例。
相关内容: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兰州华能生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陇ICP备19000919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751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