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甘肃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实施方案》中涉及到煤改电、煤改气替代工程的内容主要有: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散煤污染依然严重。据统计,2017年全省城乡居民生活散煤年使用量约650万吨,占全省煤炭消费总量的9.7%,直接排放烟尘(PM10、PM2.5)约10.8万吨,SO2约3.2万吨,CO约74.5万吨、VOCs约2万吨。这些污染物未经任何环保设施处理,直接向大气环境排放,对城市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全省14个市州虽已建设煤炭集中配送一级市场96个、二级配送网点1758个,但86个县区中大部分县区仍未全面建成配送体系,散煤煤质管控还不到位。
二、主要工作任务
1.有序推进冬季清洁取暖。认真落实《甘肃省冬季清洁取暖总体方案(2017—2021年)》,按照清洁替代、经济适用、居民可承受的原则,综合采用各类清洁取暖方式,替代燃煤取暖。继续实施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城乡结合部及周边乡镇居民取暖土炕、土灶、小火炉煤改气、煤改电或洁净煤替代工程。2019年全省完成改造任务30万户。 2.加大煤质管控力度。2019年9月底前,14个市州所在城市和各县(市、区)建成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的煤炭交易市场和集中配送体系,基本实现全省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民用煤配送全覆盖。加强煤质抽检,严厉打击销售和使用劣质煤行为,杜绝劣质煤流入市场。(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持续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县城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淘汰率达到60%以上。所有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且满足拆并接入需求的分散燃煤锅炉应予以淘汰关闭,并入集中供热管网。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分散燃煤锅炉在落实气源和供气量的前提下实施清洁能源改造。集中供热管网和天然气管网未覆盖区域的燃煤锅炉,符合国家和省上政策要求的,应进行锅炉烟气达标治理改造;不符合国家和省上政策要求的,应改为电、醇基燃料等清洁能源。偏远乡镇地区,受经济等条件制约暂时无法淘汰或用清洁能源替代的燃煤锅炉,可采取使用洁净煤等方式实现锅炉烟气达标排放。推进工业园区实现“一区一热源”,逐步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 4.加强煤炭总量控制。制定2019年度全省煤炭消费目标及各市州煤炭消费指标。按照国家要求,开展煤炭减量替代工作,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电力用煤在煤炭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5.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严格落实禁烧规定,严禁焚烧秸秆、垃圾、枯枝落叶和烧荒等“四烧”行为,严厉查处各类焚烧行为。 华能生态科技股份“暖媳妇”品牌专注于农村人居环境及清洁能源的改造事业,在“改炕、改厕、冬季采暖、厨房提升”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宜居现代新农村一体化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恒温水暖炕、智能远红外电暖炕、好煤配好炉、采暖炊事水炕王、集成整体橱柜等;目前,“暖媳妇”产品及服务已经覆盖了西北五省近55 万用户,总计减排二氧化碳160 余万吨,节能折合标准煤70 余万吨,平均每年为百姓节约资金1500 余元。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兰州华能生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陇ICP备19000919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751号
设计制作:宏点网络